立身国学移动版

 
当前位置:主页 > 易学 > 正文

易学与儒学

时间:2019-12-31 13:13     来源:安阳网     作者:王万顺 袁建国      点击: 次    
字体: [ ]
导语:儒家思想,是由孔子创立、孟子发展,而集大成于荀子。儒家思想的实质与核心,是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社会实践,其基本内容在《周易》中已经以萌芽的形式大量存在着。

 

  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

  ——宋代经学家、思想家 张载

  1988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,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,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,认为在21世纪,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,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。

  儒学,亦称儒家学说,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,儒家和道家、 墨家、 法家等一样是诸子百家之一。从汉朝武帝时期起,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。如果从孔子算起,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。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,儒家学说从内容、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。儒家思想,是由孔子创立、孟子发展,而集大成于荀子。儒家思想的实质与核心,是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社会实践,其基本内容在《周易》中已经以萌芽的形式大量存在着。

  据《世界自然科学大事年表》记载,16世纪以前,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,其中175项是中国人发明的。这说明儒家思想,不仅对中国,而且对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。

  《周易》第八卦“比”卦中的卦辞说:“比,吉,原筮,元永贞,无咎。不宁方来,后夫凶。”是说九五以阳刚居中而众阴皆与之应和,行于险难之中而顺利。 “比”的本义是亲密,全卦的内容主要讲交往和团结,“比” ,是作者追求和睦、亲善和安定互助的社会环境的政治理想的显现,也是儒家所倡导的“和合”精神的源头。“比”卦初六爻辞:“有孚,比之。无咎。” 孚,就是信。“信”是后世儒家的基本伦理范畴,亦为儒家伦常之一。因此,《周易》的作者多次提到“孚”,表明了《周易》与儒学是贯通的。

  《周易》第十九卦“临”卦阐述了治国安民的具体策略。“临”卦九二爻辞:“咸临,吉,无不利。”是说以德政临天下,吉利,无事不顺利。从全卦卦爻辞对治国安民策略的描述中,我们不难发现,儒家仁政爱民、正身律己和注重德治教化的思想已在《周易》中体现。

  《周易》第二十卦“观”卦,也是讲如何治国安民和具体的政治实践的。它要求统治者必须按照百官、庶民的具体情况,来决定自己的施政方略。统治者既要审视自己国内百姓的现实问题,又要熟悉他国的风土民情与政治状况,只有如此,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政治统治。这里已隐约可见儒家民本思想的萌芽。

  《周易》第十五卦“谦”卦 ,第六十卦“节”卦都是讲道德修养的,但它们都无一例外地落脚于改造外部世界的客观实践活动中。“节”卦九五爻辞:“甘节,吉,往尚。”是说能够达到以节为甘的修养境界的人,就会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成功,这自然是上等的好事。“节”本是对主体修养的一种道德要求,但《周易》的作者却把它与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吉凶得失、成功失败相联系,这表明《周易》的作者讲道德修养是为了落脚于客观世界的改造。

  “谦”卦卦辞:“谦,亨,君子有终。”九三爻:“劳谦,君子有终。”意谓人只要具备了谦让之道,就会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获得好的结果。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,外出行商自会平安无事。

  “谦”卦初六爻:“谦谦,君子用涉大川,吉。”意谓君子只要具备了谦谦之德,即便是外出行商这种危险性极大的事情,亦是吉利的。“谦”卦六二爻:“鸣谦,贞吉。”六四爻:“无不利,撝谦。”上六爻说:“鸣谦,利用行师征邑国。”这些论述,都是把“谦”这样一种主体的道德要求与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相结合,并使前者落脚于后者。因此,《周易》的作者讲修身求内、讲主体精神,只是手段,而目的则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。其思想被后世儒者所继承,并成为儒家学派的一个基本特征。

  在儒家经典《大学》的“三纲领”论述中,“明明德”是求内,“亲民”是治外,“止于至善”则是求内与治外的统一;“八条目”中,“格物”“致知”“诚意”“正心” “修身”是求内,“齐家” “治国” “平天下”则是治外,求内是手段,治外才是目的。

  《周易》中蕴含着浓厚的儒家思想的内容,它与儒家的根本精神和内圣外王的思想是一致的。易学与儒学

    说点什么吧
    • 全部评论(0
  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    相关内容
    手机访问网址
    微信关注立身
    立身国学QQ群
    王友三: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
   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:81年,永
    爱父母,五不怨

   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。未经许可,禁止商业行为。
    京ICP备12015972号-6

   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

    缘起      关于立身        著作出版        版权说明        立身通联     友情链接       网站地图        师友建言       企业邮箱
   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